Facebook推出的Libra(Diem)支付系统解析

·

Libra(后更名为Diem)是由Facebook提出的区块链支付系统,旨在推动电子支付和金融服务生态的发展。它采用需授权区块链架构,并由一篮子稳定币支持其货币价值。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系统的核心特点、运作机制及其与传统加密项目的区别。

什么是Libra(Diem)?

Libra(后称Diem)是Facebook于2019年提出的支付系统项目,目标是为全球无银行账户的用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创始团队包括Morgan Beller、David Marcus和Kevin Weil等行业专家。

该项目原计划2020年推出,但因监管和技术因素延迟,预计于2021年正式面世。Diem协会(原Libra协会)作为独立组织负责系统治理,成员涵盖区块链、科技、支付、电信及非营利组织等多个领域。

技术架构:需授权区块链

Libra区块链采用需授权(Permissioned)模式,这与比特币或以太坊等无需授权(Permissionless)的区块链有本质区别:

尽管创始团队曾表示未来可能过渡至权益证明(PoS)系统,但初期采用需授权模型主要是为了支撑数十亿级用户的高频交易需求。

货币设计:稳定币支持机制

Diem支付系统支持多种与法币(如美元、欧元、英镑)挂钩的稳定币,其价值由名为Libra Reserve的储备资产支持,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政府证券。

此外,系统还推出多币种代币Diem元(原LBR),由一篮子稳定币组合而成,通过多元抵押机制降低价格波动风险,使其更适合作为支付工具。

应用整合与钱包生态

Diem加密货币将存储在Novi钱包(原Calibra钱包)中,该钱包可无缝集成至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等社交平台。用户可直接将法币兑换为Diem代币,实现便捷的跨境支付和转账操作。

系统底层代码Diem Core已开源,采用Rust语言编写,并支持Move编程语言开发的智能合约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扩展生态的可能性。

与比特币的差异与共存

尽管同属电子支付领域,Diem与比特币在设计和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两者有望在不同场景下互补共存,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监管挑战与未来展望

自Libra计划公布以来,Facebook面临来自央行、立法机构及监管部门的广泛质疑。主要争议集中在数据隐私、金融稳定性和货币主权等领域。能否在合规框架内成功推出项目,仍需持续观察。

👉 探索更多区块链支付策略

常见问题

1. Diem与传统加密货币有何区别?
Diem采用需授权区块链和中心化治理模式,由法币资产支持其价值;传统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则完全去中心化,无需授权即可参与。

2. Diem如何保证货币稳定性?
通过Libra Reserve储备资产(现金、政府证券等)锚定稳定币价值,并通过多币种抵押机制降低波动风险。

3. 普通用户如何使用Diem?
通过Novi钱包集成至Facebook生态应用,可直接进行法币兑换、转账及支付操作。

4. Diem项目目前进展如何?
因监管压力多次推迟上线,2021年曾尝试推出简化版本,但最终项目已被出售并终止。

5. Diem与支付宝、PayPal等工具有何不同?
Diem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支持跨境支付和多币种兑换,而传统支付工具主要依赖现有银行基础设施。

6. 需授权区块链是否缺乏安全性?
需授权模型牺牲了部分去中心化特性,但通过协会成员审核和恶意程序控制,提升了合规性和操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