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长期价值与挑战:去中心化圣杯的未来之路

·

以太坊的发展现状是加密行业的缩影,作为最具价值的加密资产之一,它在加息周期末期面临的质疑也促使社区进行深刻反思。尽管以太坊拥有强大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但其对Layer 2(L2)的控制力减弱,经济价值凝聚能力面临挑战。市场上行周期时,L2帮助以太坊扩大了影响力,但当前市场环境已发生变化。本文将探讨以太坊的核心问题与未来机遇。

去中心化与商业化的平衡

去中心化项目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实现商业化?除了去中心化,还有哪些因素能推动ETH价值增长?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以太坊在L2经济系统中的价值正在降低,且这一趋势尚未缓解。未来,以太坊可能首先在经济上被替代,其次在技术与安全性上,最后甚至面临去中心化理念的挑战。

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力量是市场环境转变。本轮加息周期接近尾声,流动性紧缩期间,市场注意力从去中心化建设转向短期Meme炒作。在流动性紧张时,市场很少给予建设者积极反馈。

当前加密行业的建设围绕一个预期:美联储降息。这一预期源于2021年新冠期间释放的3万亿美元流动性。然而,行业在违背商业规律的状态下狂奔,假设只要美联储放水,基础设施成本就能分摊给用户,VC代币就会暴涨。但历史是否真的如此?从十年周期看或许成立,但在更短的时间尺度上,投资失败屡见不鲜。

如果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全球流动性持续紧张,依赖降息的项目将难以生存,而有内生动力的项目将逐渐适应环境,摆脱货币政策周期的束缚。加密项目的内生动力来自去中心化信仰与商业常识,以太坊目前在前者仍保持优势。

以太坊基金会的观点与行业思考

以太坊基金会近期通过AMA回应市场质疑,引发了广泛讨论。以下是核心观点与延伸思考。

L1扩展与L2发展的并行路径

延伸思考:以太坊基金会坚持纯去中心化开发路线,但缺乏商业考量。目前主要问题不是扩展,而是服务输出的议价性和刚需表现不足。以太坊的服务环节包括PoS共识维护、安全底座、Web3开发者平台、中间件、金融结算层和应用层。如果没有发达的应用层,其他环节均可被替代。

应用层应处于公链的上游,是流量和用户的提供方,而非下游服务接受方。重新设计代币经济系统,直到dApp形成繁荣生态,再调整服务溢价方式。类似Pumpfun和Friendtech并未直接发生在以太坊生态,但它们创造了收入并吸引了用户。

Layer2作为中间件基础设施,任何以太坊机制未覆盖的商业服务环节,都可能导致局部基础设施脱离生态。市场规律要求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并攫取利润,直接表现就是发币趋势。

区块链世界逐渐显现一条规律:仅专注基础设施的去中心化公链,由于缺乏市场贴合性(即官方主导的应用层),话语权会被更靠近用户、具有商业合理性的中间件基础设施夺取。长期后者将自建生态,Dydx迁移出以太坊便是例证。离用户越近,话语权越强。

L2与L1的关系:寄生还是共生?

Justin Drake认为:L2并非通过中心化排序器获利。“排序器费用”概念存在误导性。L2主要收入来自执行拥堵费,而非排序。共享排序器有助于提高跨L2可组合性,但需社区共同努力。排序器去中心化面临安全、MEV和性能挑战。

延伸思考:当前L2解决方案存在排序器中心化、用户和资金割裂等问题。初期L2与以太坊可能是寄生关系,但后期追求独立自主性。如果L2强大到摆脱以太坊约束,尤其是自建去中心化政治正确性,其对ETH的价值贡献降低将是自然趋势。

Rollup生态繁荣与ETH价值增长

延伸思考:以太坊正在建立迄今最中立的金融平台,允许发行交易金融资产并创造衍生品等新产品。当前建设核心是让加密原住民意识到,以太坊是最纯粹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平台,其基础设施和应用继承相关特性。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应仅关注短期与L2的价值分配。

“L1提供基础设施,L2提供应用”的定位存在缺陷。价值如何绑定?如何防止向不利于L1的方向变化?如何保证L1对L2的话语权和约束力?仅靠去中心化政治正确性不够,技术依赖也脆弱。L2初期需要以太坊的政治正确性吸引TVL和发币,后期依赖性逐渐降低。

以太坊爆发所需的关键因素

以太坊被寄予行业厚望,其爆发需以下因素支持:

  1. 美联储降息周期下的充足流动性:流动性泛滥将助力加密市场发展,同时应对传统货币的质疑。
  2. 加强价值凝聚的技术手段:在技术环节增强集权手段,VC在L2上不受节制的资产包装行为可被官方拒绝承认。
  3. 重视应用层建设:尤其是SocialFi赛道,不应仅扶持Farcaster和ENS。放下开发者的高姿态,听取产品经理和需求分析师意见,将话语权部分分配给应用层建设,努力贴合市场需求。

常见问题

1. 以太坊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以太坊面临对Layer 2控制力减弱、经济价值凝聚能力不足的问题。市场环境变化和流动性紧缩进一步放大了这些挑战。

2. Layer 2如何影响以太坊的价值?
Layer 2初期帮助以太坊扩大影响力,但后期可能追求独立性,降低对ETH的价值贡献。关键在于如何平衡L1与L2的价值绑定。

3. 去中心化与商业化能否兼顾?
可以,但需重新设计代币经济系统,强化应用层生态。👉探索去中心化商业策略可能提供更多思路。

4.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以太坊有何影响?
降息周期可能带来流动性支持,但以太坊需增强内生动力的项目摆脱依赖,适应不同货币政策环境。

5. 以太坊如何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除了坚持去中心化,还需在技术凝聚、应用层建设和价值捕获机制上创新,贴近市场需求。

小结

市场组织间的经济关系易建立,但政治正确性难长期保持。以太坊仍是区块链行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在基金会和生态努力下,其去中心化圣杯的地位得以维持。

然而,去中心化不等于商业逻辑合理。非金融类用户对去中心化信仰需求不高,尤其在Web3大规模普及前,去中心化建设的故事不如Meme赚钱性感,也不如应用层财富效应强。应用层开发者激励涉及执行层、共识层和经济系统调整,以太坊能否保持领先,取决于除了去中心化外的更多创新。

此外,以太坊生态资金被VC代币过度稀释。生态前十大协议未来半年有近30亿美元代币解锁,资金压力显著。去中心化是一场战斗,我们需要这座圣杯,抵抗精致利己的传统精英围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