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核心动态概览
6月的Web3行业呈现出“外部冲击与内生动力并存”的复杂局面。地缘冲突成为短期市场波动的主要推手,避险情绪一度主导加密货币走势,但随着局势缓和,市场焦点重归货币政策预期。行业内部利好频传,美国稳定币法案的通过与Circle的上市进一步点燃了全球稳定币发行热潮。与此同时,加密企业上市与“借壳装币”成为市场焦点,传统资本与加密原生业务的融合持续深化。
香港在政策层面持续发力,稳定币草案与《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的发布,为区域数字资产创新明确了方向。国内科技企业如蚂蚁、京东等也积极参与布局,显示出亚洲市场在Web3领域的战略进取姿态。
政策环境:从顶层设计到应用深化
截至2025年6月,国内区块链相关政策发布数量为23条,同比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国家部委层面政策7条,涵盖数据要素、新能源、金融科技与数智供应链等多个关键领域。
政策数量的减少并非支持力度减弱,而是行业发展阶段变化的直观反映。当前政策重心已从基础设施的广泛建设,转向具体应用的精细化与规模化推进。这一转变表明我国区块链基础设施已逐步成熟,政策驱动的发展模式正逐步让位于市场驱动。
从地域分布看,上海成为地方政策的主要推动者,在15条地方政策中占比超过七成,显示出区域集中化的政策试验特征。
投融资市场:资金向数字货币领域高度集中
2025年上半年,全球区块链领域投融资总额达到1087.27亿元,仅半年数据就已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创下近三年新高。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融资事件数量相对较少而单笔金额大幅提升,显示出资本正流向更为成熟、规模更大的项目。
数字货币领域成为绝对主导,斩获791.68亿元融资,占比高达72.81%。这一数据相比2024年的36.88%实现跃升,表明资本正高度集中于数字货币这一相对成熟的赛道。
行业应用与基础技术领域分别获得118.27亿元和104.04亿元融资,但两者的发展路径截然不同——行业应用以196起事件数量位居首位,而基础技术领域虽仅有63起事件,但平均金额更高,显示出技术门槛与资本密集型的特征。
RWA:机构驱动的真实资产代币化浪潮
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已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关键桥梁。截至6月30日,全球RWA市场总市值已飙升至244.4亿美元(不含稳定币),较年初增长55.6%。
资产类别分布呈现高度集中化特征:
- 私人信贷:143亿美元,占比58.5%
- 美国国债:74亿美元,占比30.27%
- 商品与机构替代资金:分别占16亿和5.4亿美元
从技术平台看,以太坊以75亿美元RWA市值位居首位,市占率达58.7%,显示出其在机构级应用中的技术认可度。
尽管RWA领域增长迅速,但仍面临资产类别过于集中、参与门槛较高、链上交易便捷性有限等挑战。中小型企业在发行端话语权相对较弱,发行与需求对接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升级与跨境布局
6月,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显著提速。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专注于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创新。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同时提出加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创新,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研究,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领域的适用性。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数字人民币的战略定位正从零售内循环赋能,向跨境结算基础设施升级。面对全球稳定币尤其是美元稳定币的快速发展,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既是对新型结算方式的主动适应,也是对现有国际结算体系多元化的实质性推动。
常见问题
Q1: 2025年区块链投融资市场有哪些新特点?
A: 2025年上半年投融资总额已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但事件数量相对较少,表明单笔投资规模大幅提升。资金高度集中于数字货币领域,占比超过七成,显示出资本向成熟赛道集中的趋势。
Q2: RWA领域目前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A: RWA已从初期的小众市场进入机构集中试点的发展中期,总市值增长超过50%。但资产类别仍高度集中于私人信贷和美国国债,商品和基金类产品占比相对较低,发行与交易机制仍需完善。
Q3: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有哪些新动向?
A: 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深圳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表明数字人民币正从国内零售场景向跨境结算基础设施升级。这一战略调整与应对全球稳定币竞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密切相关。
Q4: 国内区块链政策数量减少意味着什么?
A: 政策数量减少反映行业发展阶段的转变——从基础设施广泛建设期进入应用深化期。政策支持方式从顶层设计转向细分领域引导,市场驱动逐渐取代政策驱动成为主要发展动力。
Q5: 稳定币监管有哪些最新进展?
A: 美国稳定币天才法案获参议院通过,Circle上市进一步推动全球稳定币发行热潮。香港稳定币草案也为区域创新提供框架,吸引传统科技巨头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布局。
Q6: 地缘政治如何影响加密货币市场?
A: 地缘冲突成为短期市场波动的主要因素,避险情绪一度导致主要加密货币价格下跌。但随着局势缓和,市场迅速反弹并重新聚焦货币政策预期,显示出加密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增强。
总结与展望
2025年6月,Web3行业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与创新活力。外部环境波动并未阻碍行业内部的结构性进化——从稳定币监管突破到RWA机构化进程,从数字人民币战略升级到投融资市场理性化,行业正逐步走向成熟与规范。
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预期、RWA资产多元化、跨境结算创新等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市场参与者也需关注合规化进程中的新机遇,在技术创新与监管框架的动态平衡中寻找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