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算法深度对比:Casper与Tendermint的核心差异与设计哲学

·

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 PoS)机制逐渐成为解决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 PoW)资源消耗问题的重要方向。本文将从设计原理、安全模型和性能特点等角度,深入分析两种主流的权益证明共识算法:Casper和Tendermint。

权益证明的发展历程

权益证明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11年BitcoinTalk论坛的讨论。最初的PoS协议(如点点币)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直到2014年Jae Kwon创造Tendermint,才首次将拜占庭容错(BFT)研究应用到PoS公有区块链环境中。

权益证明的核心研究问题在于:能否在不消耗大量物理资源的情况下,达到工作量证明的安全级别?这个问题推动了大量资源投入PoS安全研究,并催生了多种共识算法。本文将重点分析三种主要PoS协议:

权益证明面临的核心挑战

无利害关系问题

无利害关系(Nothing at Stake)是权益证明早期面临的重要挑战。简单PoS实现中,验证者可以通过在多个冲突区块上投票来破坏安全性而无需付出代价。这与工作量证明形成鲜明对比——在PoW中,矿工若同时在多个链上挖矿,必须分割其计算资源。

现代PoS协议通过引入"slasher"概念(协议内惩罚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Tendermint和Casper都采用了这种惩罚机制,确保验证者作恶时会遭受经济惩罚。

远程攻击

远程攻击源于用户撤回保证金的权利。一旦超过2/3的验证者解除绑定,他们就可以恶意创建包含之前验证者集的第二条链。PoS协议通过弱主观性模型解决这个问题,要求:

Casper和Tendermint都采用锁定机制来防止恶意验证者违反安全。CFFG算法还通过分叉选择规则阻止远程攻击,任何试图修改最终确定区块之前区块的长距离分叉都会被协议忽略。

卡特尔形式

任何经济系统都面临寡头垄断问题,加密货币也不例外。少数富裕验证者之间的协调比多数相对贫穷验证者容易得多,卡特尔形式是完全可预期的。

Tendermint依靠额外协议管理方法对抗寡头垄断验证者,虽然协议内没有审查措施,但依靠社会共识机制:用户最终会注意到卡特尔形成并通过社会舆论放弃或重组受攻击的区块链。Vlad的Casper协议则是唯一明确使用共识内审查激励来打击卡特尔形式的模式。

算法类型概述

权益证明算法主要有两种设计原理:基于链的PoS和基于拜占庭容错(BFT)的PoS。Tendermint属于基于BFT的PoS设计,CTFG是基于链的PoS设计,而CFFG则混合了两者。

根据计算机科学中的CAP理论,分布式数据系统无法同时保证可用性、一致性和分区容错性。基于链的PoS算法倾向于高可用性,所有交易都能被处理,但可能牺牲整个网络中的状态一致性。基于BFT的PoS则相反,优先保证高一致性。

基于BFT的权益证明:Tendermint

核心架构

Tendermint包含两个主要技术组件:区块链共识引擎(Tendermint核心)和通用应用接口(ABCI)。共识引擎确保相同交易在每个机器中都按相同顺序记录,应用接口让交易可以被任何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处理。

Tendermint基于循环投票机制工作,每个回合分为3个步骤:验证者提出区块、发送提交意图、签名后提交新区块。这种机制为原子广播提供安全的状态复制机,并增加了责任层——安全故障可完全归因于Tendermint。

工作机制

验证者集开始时都维护区块链的全拷贝,并用公钥识别身份。在每个新块高度,验证者轮流提出区块。每轮投票只有一个验证者可以提出块,并用相应私钥签名,这样就能定位错误责任人。其余验证者对每个提议进行投票,投票也需用私钥签名。

验证者提交块可能因多种原因失败:当前提议者可能下线,或网络遇到延迟。Tendermint允许验证者被跳过(即轮到某验证者出块但未出块)。验证者在移到下一轮投票前等待一小段时间接收提议者提出的整个区块。这种对超时的依赖使Tendermint成为弱同步协议而非异步协议。

安全特性

假设少于1/3的验证者是拜占庭节点,Tendermint保证安全永远不会被破坏——验证者(2/3以上)永远不会在同一个高度提交冲突的区块。因此,基于Tendermint的区块链永远不会分叉。

Tendermint的设计决策确实将安全性和不可改变性置于灵活性之上。现实世界中,系统确实可能停止运行,参与者需要在协议外组织软件更新后重启系统。

👉 探索更多区块链共识机制

Tendermint的核心属性

  1. 可证明的活跃性:在网络条件允许时确保系统持续运行
  2. 安全阈值:容忍1/3的拜占庭验证者
  3. 公私链兼容:适用于公有链和私有链场景
  4. 即时最终确定性:1-3秒内完成区块最终确认,取决于验证者数量
  5. 一致性优先:优先保证网络状态一致性
  6. 弱同步网络安全:在弱同步网络环境下保证共识安全

基于链的权益证明:Casper系列

CFFG:混合共识机制

CFFG是以太坊上覆盖在现有PoW提议机制上的PoS层,融合了PoW和PoS两者。比特币和以太坊的PoW共识协议都不做"最终"决定,区块可能被重新组织到过去某个高度。CFFG通过多个步骤逐步将以太坊从PoW安全模式过渡到PoS安全模式。

Casper的应用逻辑存在于智能合约内部。要成为验证者,必须将ETH存储到Casper智能合约中作为保证金。在第一次迭代中,区块提议机制保留Nakamoto PoW共识,矿工创建区块。但为了最终化区块,Casper的PoS覆盖层掌握控制权,拥有自己的验证者在PoW矿工之后进行投票。

Casper PoS共识的关键部分是检查点(checkpoints)。Casper每50个区块(一个周期)评估最终确定性。当一个检查点被最终化后,验证者获得报酬。如果两个最终化检查点在相同高度分叉,则达到削减条件,最少1/3的保证金将被削减。

CTFG:纯粹权益证明

CTFG是Vlad Zamfir的正确构造(CBC)共识协议,专为对抗寡头垄断的真实世界环境设计。它是工作量证明中GHOST协议的PoS改编版,用于其分叉选择规则。与CFFG混合协议不同,CTFG是纯粹的权益证明概念。

CTFG与工作量证明类似,为一致性和可用性进行权衡。特别地,在区块没有被最终化时,随着在链中深度增加,它们会变得更安全。链头部的处理总是比区块最终化的处理快很多。

Casper提供的一个独特功能是参数化安全阈值。与比特币使用6个确认确定经济最终状态类似,CTFG中的"评估安全"允许验证者拥有与其他验证者不同的安全阈值。

性能与扩展性对比

验证者数量限制

Casper对Tendermint的核心优势在于网络能够容纳更多验证者。因为Tendermint中的区块在创建时需要最终化,区块确认时间应较短。为达到短区块时间,Tendermint能够容纳的验证者数量需要有限制。由于CTFG和CFFG在区块创建时都不需要安全性,以太坊网络可容纳的验证者数量比Cosmos(约100个验证者)更多。

最终确定性时间

Tendermint提供即时最终确定性(1-3秒),而Casper的最终化时间较长(超过20分钟)。Tendermint每隔50个块(一个周期)最终化一次区块,防止PoW挖矿暴力攻击。

未来发展方向

公链在产品环境运行是相对新生的技术。权益证明的设计空间还很大,工程学上的权衡理解也远远不够,因为权益证明是研究前沿且没有足够数据。未来工作包括:

Tendermint的改进

Tendermint可能的改进包括新的提议机制,或将多轮投票过程压缩成一轮投票。另一个方向是利用高级加密技术减小区块头签名大小——目前100个验证者的Tendermint区块头接近4KB,使用高级加密技术可将100个签名从3.2KB减少到64字节。

优化p2p层也是重要方向,可显著减少点对点最终化块的流量。这不仅压缩区块头中的数据量,还减少发送到对端的数据量,使Tendermint能够在初始100个验证者阈值之上支持更大验证者集。

跨链互操作性

随着"区块链互联网"概念的发展,将轻客户端证明从一条链转移到另一条链成为核心工作。从这个角度看,使用更高级密码学将区块头大小减少三十倍或更多非常有利。

常见问题

权益证明与工作量证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权益证明用链上货币计价投票权而非计算力,避免了PoW的大量能源消耗。PoS通过经济惩罚机制(如保证金削减)确保安全,而PoW通过物理计算资源消耗保证安全。

Tendermint和Casper哪个更适合企业应用?

Tendermint提供即时最终确定性(1-3秒)和高一致性,适合需要快速最终确认的企业场景。Casper提供更灵活的验证者管理和更强的抗卡特尔能力,适合去中心化程度要求更高的应用。

权益证明是否真的比工作量证明更安全?

两者有不同安全模型。PoW提供客观安全——新节点总是选择工作量最多的链。PoS提供主观安全——新节点需要社会信息确定正确链。PoS通过经济惩罚防止作恶,PoW通过计算力消耗防止作恶。最佳选择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

如何成为Casper或Tendermint的验证者?

在Casper中,需要持有ETH并存入智能合约作为保证金。在Tendermint中,需要持有相关代币并参与验证者选举过程。两者都要求技术能力和足够的经济抵押。

权益证明是否会导致富者愈富的中心化问题?

这是一个合理担忧。两种协议都设计了机制防止中心化:Tendermint通过轮询机制分配出块权,Casper通过抗卡特尔设计防止寡头垄断。但最终效果还需要在实际运行中验证。

如果网络分裂,这两种协议会如何应对?

Tendermint会停止出块,直到网络恢复一致性。Casper允许链分叉但会惩罚在错误链上投票的验证者。两种方法各有优劣,Tendermint保证一致性但可能暂停服务,Casper保持可用性但需要事后惩罚机制。

共识算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应用需求:重视一致性和即时最终性的场景适合Tendermint;重视抗审查和去中心化的场景可能更适合Casper。随着技术发展,这两种算法都仍在不断演进和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