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中,数字资产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经济与社会活动,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非实物形式的财产、个人享有权利或利益的电子记录,还是存储在服务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中的各类数据(如社交媒体账号、照片、网站、在线银行账户、比特币、在线音乐、域名及相关的知识产权),均可视为数字资产的范畴。其中,基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所衍生的数字资产(如社交媒体账号、游戏虚拟物品、数字代币等)如能有效流通,将显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然而,数字资产流通面临的首要挑战在于其法律内涵的模糊性。这类资产通常不具备实体形态,难以直接适用传统物权法的规定,也不属于已有明确法律定位的知识产权或证券型代币(STO)。目前,数字资产的使用多依赖服务提供者与用户之间的契约关系,但这种模式容易导致优势平台通过合同限制用户对数字资产的转让、赠与或继承,不利于用户权益的保障。此外,数字资产缺乏如动产占有、不动产登记或知识产权注册那样的公示外观,交易时难以验证资产真实性与处分权,影响了经济信任基础的建立。
为促进数字资产的流通与保护,国际社会已开始探索法律与监管机制的创新。以下是部分国家与地区的实践及其启示。
数字资产的法律定性困境
数字资产的法律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物权性质的缺失:数字资产无形且难以纳入传统物权体系。
- 契约关系的局限性:用户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协议往往无法充分保障数字资产的流转与继承权利。
- 交易信任机制的不足:缺乏有效的权属公示与验证机制,增加了交易风险与纠纷可能性。
国际实践与法律创新
美国怀俄明州的《数字资产法》
怀俄明州于2019年7月1日施行《数字资产法》,首次为数字资产提供明确的法律定位,并建立了银行提供数字资产托管服务的法律框架。该法将数字资产定义为“以计算机可读格式存储的具有经济价值、专有或访问权利的财产”,并确认其属于《统一商法典》中的财产范畴。具体分类包括:
- 数字消费资产:主要用于消费或个人目的的无形资产,如游戏虚拟物品、社交媒体账号等。
- 数字证券:符合证券或投资财产定义的数字资产。
- 虚拟货币:作为交易媒介、账户单位或价值存储的数字资产,被视为货币的一种形式。
此外,怀俄明州授权银行提供数字资产托管服务,并通过《统一信托法》强化对数字资产的控制与保护,为数字资产流通奠定了信任基础。
俄罗斯的“数字权利”民法修正案
俄罗斯于2019年3月提出联邦民法典修正案,增设“数字权利”作为民事权利客体。修正案规定,数字资产需在符合法定标准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如区块链)中运行,才能获得“数字权利”地位。系统需满足以下条件:
- 资产状态可实时查询。
- 资产转让、担保等操作无需第三方介入。
- 权利归属可由他人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货币与加密货币被排除在该法案适用范围之外。这一举措通过技术手段固化数字资产状态,赋予其准物权性质与可公示外观,有效解决了流通中的信任问题。
数字资产流通的信任构建机制
法律定位与分类管理
怀俄明州与俄罗斯的实践表明,通过法律明确数字资产的性质与分类是促进流通的基础。怀俄明州将数字资产纳入现有商法体系,分别适用一般无形资产、证券或货币的相关规定;俄罗斯则通过民法修正案创设“数字权利”,为数字资产提供独立的法律地位。
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创新
数字资产流通依赖技术与制度的双重保障:
- 怀俄明模式:依托银行体系作为可信第三方,提供数字资产托管与交易服务,增强市场信心。
- 俄罗斯模式:通过法定技术标准构建分布式信息系统,实现数字资产状态的固化与权属验证,降低交易风险。
这两种模式均试图通过法律与技术的结合,构建数字资产流通的信任基础。
对中国数字资产流通的启示
结合国际经验,中国在推动数字资产流通时可考虑以下方向:
明确法律地位与适用规则
建议探索数字资产在现有法律体系中的定位,例如通过习惯法(如民法第757条)或特别立法方式,确认其物权属性,避免平台通过契约单方面限制用户权利。
构建数字信任基础设施
参考俄罗斯的“数字权利”制度或怀俄明州的托管模式,建立符合国情的数字资产流通环境。具体措施可能包括:
- 制定分布式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与法律要求。
- 授权金融机构或专业机构提供数字资产托管与验证服务。
- 推动区块链等技术在资产登记与交易中的应用。
促进产业与监管协同发展
数字资产流通需产业创新与监管政策的良性互动。建议鼓励金融机构、科技企业与监管机构合作,共同设计安全、高效的流通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常见问题
数字资产包括哪些类型?
数字资产涵盖非实物形式的财产、电子记录、虚拟货币、游戏道具、社交媒体账号、域名及相关知识产权等。其共同特点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并具有经济或使用价值。
为什么数字资产流通需要法律支持?
数字资产无形且权属难以公示,交易中易产生欺诈与纠纷。法律支持能明确资产性质、保障用户权利并构建信任机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国际上有哪些数字资产监管模式?
美国怀俄明州通过《数字资产法》将数字资产分类并纳入商法体系;俄罗斯通过民法修正案创设“数字权利”,要求资产在符合标准的分布式系统中运行。两种模式均侧重法律定性与技术结合。
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有什么作用?
托管服务由银行或专业机构提供,负责数字资产的安全存储与交易执行,充当可信第三方,增强交易安全性与流动性。
中国如何推动数字资产流通?
可借鉴国际经验,通过立法明确数字资产法律地位,构建基于技术标准的信任基础设施,并鼓励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参与流通机制设计。
数字资产流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法律创新与技术应用,构建安全、高效的流通环境,将为用户权益保障与市场创新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