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启动稳定币业务 USDC或将重塑电子支付格局

·

近日,SBI控股旗下子公司正式成为日本关东财务局注册的“电子支付手段等交易业者”,获准开展稳定币相关业务。这标志着日本在数字货币合规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也为未来支付市场带来全新可能性。

稳定币正式登陆日本市场

根据SBI VC Trade公司于2025年3月4日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已成为日本首家获准处理稳定币业务的金融机构。其首批业务将围绕USDC(USD Coin)展开,计划于3月12日开始面向限定用户提供服务,并逐步扩大服务范围。

USDC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其价值始终维持在与1美元大致相等的水平。这种稳定性使其区别于波动性较大的加密货币,更适合日常交易和价值存储。

两大稳定币巨头:USDT与USDC对比

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场中,USDT(Tether)以约21.13万亿日元的市值位居首位,而USDC则以约8.6万亿日元的市值排名第二。这两大稳定币虽然都锚定美元,但在透明度和准备金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

USDT自2014年开始交易,历史上曾因准备金不足问题引发信任危机,导致其价值一度跌破1美元。尽管发行方Tether公司后来增加了资产储备并开始每月发布报告,但其准备金中仍包含部分高风险资产。

相比之下,2018年问世的USDC在透明度方面表现更为出色。发行方Circle公司每月公开报告,确认持有足额准备金,且这些准备金仅由现金和短期美国国债组成,资产结构更加稳健。不过,2023年3月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也曾暂时影响USDC的稳定性,凸显了即便是高透明度稳定币也面临的系统性风险。

稳定币的实用场景与潜力

稳定币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于其实际应用价值。由于价格稳定,它们可用于日常购物、跨境交易和国际汇款等领域,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获得认可。

例如,东南亚广受欢迎的网约车服务Grab现已接受USDC和USDT支付。旅行者可以将美元兑换为稳定币,在当地消费使用,回国后再将剩余稳定币换回美元,实现无缝跨境支付体验。不过目前支持稳定币支付的商家仍然有限,大规模普及仍需时日。

👉 了解全球稳定币最新应用场景

日本“电子支付手段”监管框架

日本金融厅针对稳定币特性,专门创设了“电子支付手段”监管类别。这一创新监管框架既认可了稳定币与传统加密货币的本质区别,又为其合规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

通过将稳定币纳入“电子支付手段”范畴,监管机构能够更好地监督发行方的准备金状况和运营透明度,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这种分类方式也体现了日本在数字货币监管方面的前瞻性思维。

稳定币能否取代电子货币?

随着稳定币在日本市场的正式推出,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它是否会取代现有的电子货币系统?从技术角度来看,稳定币确实具备诸多优势:

然而,稳定币要真正取代电子货币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用户接受度、商家支持范围、监管政策演变以及技术基础设施普及等因素。

常见问题

Q1: 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如美元)或其它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旨在维持价格稳定性,避免普通加密货币的高波动性。

Q2: USDC与USDT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在于透明度和准备金结构。USDC由现金和短期美国国债全额支持并每月公开审计报告,而USDT的准备金包含更多元化(包括部分高风险)资产。

Q3: 普通用户如何使用稳定币?
用户可以通过合规交易平台购买稳定币,用于跨境支付、在线购物或作为价值存储手段。目前日本用户可通过SBI VC Trade平台使用USDC服务。

Q4: 稳定币支付是否安全?
在正规平台上使用合规稳定币相对安全,但用户仍需注意市场风险、平台风险和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Q5: 日本稳定币监管有什么特点?
日本首创“电子支付手段”监管类别,要求发行方保持足额准备金并定期披露信息,为消费者提供比其他地区更全面的保护。

Q6: 稳定币会完全取代传统电子货币吗?
短期内不太可能,因为现有电子支付系统已经深入人心且基础设施完善。但稳定币可能在跨境支付和特定细分领域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日本市场对稳定币的开放,这一新兴支付工具正逐步走向主流金融领域。其未来发展将取决于技术完善、监管支持和市场接受度的共同作用,值得投资者和普通用户持续关注。

👉 探索稳定币投资与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