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产交易日益活跃,大部分交易通过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进行。除了买卖交易,不少投资者会将虚拟资产存放在平台以赚取回报。然而,全球数百个交易平台中,许多可能不受监管或仅有轻度监管,导致投资者保障措施不足。平台停运、倒闭、黑客入侵、资产被盗、交易纠纷甚至诈骗事件屡见不鲜,例如2022年11月全球最大交易平台之一FTX的倒闭,就令大批投资者蒙受损失。
新监管制度的背景与目标
为保障投资者利益并降低对传统金融体系的风险,立法会于2022年12月通过《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修订)条例草案》。全新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已于2023年6月1日生效,所有在香港经营业务或向香港投资者积极推广服务的中央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都必须获得证监会发牌并受其监管。
新制度采用“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原则制定监管规则,要求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如证券经纪行和自动化交易场所)一样,遵守全面的监管规定,并针对虚拟资产特性及风险实施额外要求。
核心监管要求
持牌平台须符合多方面监管标准,主要包括:
- 资产保管:确保客户资产获得妥善保管,防止挪用或丢失。
- 客户审查:执行严格的“认识你的客户”程序,核实客户身份及背景。
- 反洗钱与反恐融资:采取有效措施打击非法资金活动。
- 市场操纵防范:监测并预防市场操纵及违规交易行为。
- 会计与审计:保持透明的财务记录并接受定期审计。
- 风险管理: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应对各类运营风险。
- 利益冲突避免:制定政策避免并管理潜在利益冲突。
- 网络安全:强化系统防护,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零售投资者保障措施
新制度允许持牌交易平台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服务,但设有一系列投资者保障措施,确保客户适合相关投资:
- 客户评估:评估客户的虚拟资产知识、风险承受水平及风险状况。
- 投资上限设定:根据客户财政状况及个人情况,设定合理的投资上限。
- 代币尽职审查:在纳入虚拟资产买卖前,进行合理的尽职审查,确保符合代币纳入准则(包括合资格大型虚拟资产要求)。
- 产品披露:提供足够的产品资料,帮助客户评估投资状况。
投资者可参阅证监会发布的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名单,了解获正式发牌的平台运营者详情。
投资者风险提示
新制度允许持牌平台服务零售投资者,并不代表鼓励或推崇参与虚拟资产交易。虚拟资产属于高风险产品,投资者应谨慎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并充分了解虚拟资产的特性及风险。若未能完全理解或承受潜在亏损,便不应投资这些资产。
常见问题
1. 新监管制度何时生效?
新制度于2023年6月1日正式生效,要求所有符合条件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必须获证监会发牌并受其监管。
2. 持牌平台是否绝对安全?
持牌平台需符合严格监管要求,但虚拟资产本身具有高风险,投资者仍须自行评估风险并谨慎决策。
3. 如何查询持牌平台名单?
投资者可访问证监会官网查看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名单,获取平台运营者的详细资料。
4. 零售投资者有哪些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包括客户适合性评估、投资上限设定、代币尽职审查及充分产品披露,以降低投资风险。
5. 虚拟资产投资是否适合所有人?
虚拟资产属高风险产品,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尤其不适合无法理解其特性或承受潜在亏损的人群。
6. 平台申请牌照期间能否继续运营?
在2023年6月1日前于香港运营的平台,可在过渡期内(至2024年5月31日)继续业务,但必须提交牌照申请方可长期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