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探索加密领域,本土发展仍面临挑战

·

澳大利亚最大的金融机构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近期宣布,正在推进多个Web3领域的实验性项目,重点包括稳定币和资产代币化技术在本地及国际支付结算中的应用。

不过,该行数字资产负责人坦言,区块链技术要在澳大利亚真正普及,仍面临诸多障碍,尤其是法规更新缓慢的问题。她强调,政策制定者需率先推动立法变革,国家监管机构才能在此基础上培育创新环境。


澳洲银行业对加密市场的双重态度

澳大利亚大型银行常被批评对加密货币市场采取限制性政策,从用户的角度看,这些指责确有依据。多家“四大银行”机构对向加密货币交易所转账设置了额度限制,甚至有报道称大额交易用户可能面临账户关停的威胁。

但另一方面,部分银行也展现出对Web3支付解决方案的浓厚兴趣。例如,澳新银行(ANZ)就曾与Chainlink合作推出澳元稳定币测试项目。如今,作为澳洲银行业的领头羊,联邦银行也公开表示将积极探索数字资产和代币化技术,尽管这一趋势距离成熟应用仍有距离。

👉 查看实时区块链政策动态

联邦银行的稳定币与代币化实验

在近期由《澳大利亚金融评论》(AFR)举办的加密货币峰会上,联邦银行的区块链与数字资产总经理Sophie Gilder透露,自2016年起该行就已启动多个加密相关项目。

目前最重要的尝试之一是发行与澳元挂钩的稳定币,旨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本地及跨境支付结算。此外,该行也在研究利用原生区块链处理代币化存款,这可能显著提升大额交易的处理效率。

法规滞后是创新最大瓶颈

尽管金融监管机构常被加密行业视为“阻碍者”,但Sophie Gilder并未将问题完全归咎于像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这样的机构。

她承认,缺乏清晰的监管框架是制约澳大利亚Web3创新发展的主要瓶颈,但同时指出,监管机构在资源分配上存在现实困难。“监管机构通常配备充足资源用于监测现有产品,但在审视创新产品时则显得力不从心。”

Gilder进一步将目光转向政策制定者和政府,认为他们才是推动加密货币法规变革的关键力量。“监管机构只能依据现行法律和判例行事,不能越权或凭空创造规则。澳大利亚现在最需要的是立法层面的政治意愿。”

随着2025年澳大利亚大选竞选活动即将启动,各界关注政治家是否会真正重视加密行业并推动相关立法。


常见问题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目前有哪些加密项目?
该行正在试验澳元稳定币用于支付结算,并研究利用区块链实现代币化存款处理,旨在提升交易效率和降低成本。

为何澳大利亚加密创新进展缓慢?
主要原因是监管框架不明确和立法滞后。监管机构资源有限,难以快速适应技术创新,而政策制定者尚未形成强烈的立法推动力。

澳洲银行为何限制用户向交易所转账?
银行通常以反欺诈和合规风控为由设置限制。加密货币市场的高风险性和匿名特性使银行更加谨慎,但也引发用户对金融自由度的批评。

稳定币在澳大利亚的发展前景如何?
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的工具,具有显著潜力。但其大规模应用仍需依赖清晰的监管分类和法律支持。

2025年大选对加密政策会有影响吗?
大选可能成为推动加密立法的契机。如果政治家将区块链创新纳入政纲,有望加速相关讨论和法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