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支付巨头万事达卡(Mastercard)与去中心化钱包 Bitget Wallet 近日合作推出一张“零费用”加密货币卡,用户可直接在全球超过1.5亿家接受万事达卡的商户中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该产品支持USDC等稳定币,旨在降低比特币、以太坊等波动性较大的加密货币带来的风险。
目前,该卡已在英国和欧盟地区推出,并计划扩展至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用户无需银行账户或信用检查,只需完成基本KYC验证并支付10美元发行费即可申请,无年费或申请费。虚拟卡即时发放,物理卡也可按需获取。
如何使用万事达卡-Bitget加密货币卡
用户可通过Bitget Wallet直接使用加密货币在线上线下商户购物,无需手动转移资金或等待交易所处理交易。支付时系统自动完成链上转换与合规审核,体验接近传统银行卡。
该卡尤其适合以下场景:
- 日常消费:在支持万事达卡的商家直接使用加密货币支付
- 稳定币支付:优先使用USDC等稳定币避免价格波动
- 跨境购物:减少货币兑换环节,降低部分跨境交易成本
“零费用”真的零成本吗?
尽管宣传为“零费用”,但用户仍需注意部分潜在成本:
隐藏成本可能包括
- 汇率差价:加密货币兑换法币时可能包含服务商利润差
- ATM取现费:部分ATM运营商或网络可能收取额外费用
- 跨境交易费:不同货币地区消费可能产生交易手续费
- 区块链网络费:高峰时段以太坊等网络仍需支付Gas费
哪些情况真正接近零费用?
- 使用USDC等稳定币在同一国家在线购物
- 避免ATM取现和跨境货币转换
- 选择Bitget补贴的特定链(如Tron USDT转账享受持续折扣)
监管与安全挑战
合规适应性
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即将实施,对稳定币发行方提出严格准备金、白皮书披露和注册要求。Bitget与万事达卡可能需调整托管、清算及披露流程以适应新规。
地区政策差异
欧盟以外地区KYC/AML标准不一,部分用户可能因本地政策突变无法激活或使用卡片。提供详细身份信息也可能与加密货币隐私理念冲突。
用户风险自担
作为非托管钱包,Bitget用户自行保管私钥。若丢失助记词或遭遇钓鱼攻击,资金可能无法追回。尽管Bitget声称设有3亿美元用户保护基金,但使用规则尚未明确。
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用户获益
- 无缝加密货币消费体验
- 无银行账户限制的金融接入
- 早期用户奖励(如BGB代币5%现金返还)
企业战略意图
- Bitget:增强用户黏性、拓展市场份额、推广生态代币
- 万事达卡:嵌入加密货币支付生态、积累用户行为数据、主导未来金融基础设施
潜在矛盾
若加密货币支付仍依赖中心化中介,去中心化金融的自主性与隐私性可能被削弱。用户虽享受便利,但需权衡长期代价。
常见问题
Q1:申请此卡需要哪些条件?
A:只需完成基础KYC验证并支付10美元发行费,无需银行账户、信用检查或年费。
Q2:哪些地区可以申请此卡?
A:目前限于英国和欧盟,后续将扩展至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Q3:使用稳定币支付能避免波动风险吗?
A:可以。USDC等稳定币锚定法币价值,适合日常支付场景。
Q4:是否存在完全零费用的使用方式?
A:若始终使用USDC在同一地区在线消费且避免ATM取现,成本可能接近零。
Q5:资金安全如何保障?
A:用户自行保管私钥,需防范钓鱼和助记词丢失。Bitget设有保护基金但具体规则未公开。
Q6:监管政策变化会影响用卡吗?
A:可能。若MiCA等新规实施或稳定币被重新分类,支付流程可能需调整甚至暂停。
加密货币支付卡降低了数字货币的使用门槛,但用户需理性看待“零费用”宣传并评估潜在风险。随着监管框架逐步清晰,此类产品或将更成熟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