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策开放推动数字经济 内地公募基金进军虚拟资产管理

·

香港证监会近期更新虚拟资产管理基金公司名单,新增嘉实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和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这两家内地头部公募基金公司成为首批在港获得虚拟资产管理资质的公募机构,标志着内地金融企业正式进入香港加密货币基金市场。此前,已有部分内地企业获得不同类型金融牌照,显示香港正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浪潮。

香港虚拟资产管理市场准入更新

香港证监会官网显示,虚拟资产管理基金公司申请已于2月底截止,共有24家公司提交申请。除嘉实国际和华夏基金外,多家内地金融企业也在传统资产管理业务基础上新增虚拟资产管理业务。这一变化反映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正积极应对区块链技术崛起,在Web3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香港已成为区块链和数字资产领域的热点地区,吸引越来越多企业设立机构或分公司。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措施,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助力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香港数字经济政策支持体系

香港在区块链行业布局已久,近期推出多项支持措施。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介绍,香港数码港自3月起邀请第一批中小企业申请“数码转型支持先导计划”,该计划总额5亿港元,支持企业选购包含电子支付选项的数码方案。

特区政府还将推行预算3亿港元的“数码企业身份”平台,便利企业进行网上交易及电子服务。此外,政府已委托专家组研究如何构建良好的数据交易生态,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内地企业赴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香港证监会不断颁发金融牌照,内地企业开始加速布局香港及辐射的亚洲和全球市场。然而,拥抱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根据香港证监会文件,对加密行业企业的要求相当严格。集中化加密货币交易所平台运营者须维持不少于500万港元的缴足股本,并在香港实益拥有充分流通性资产。虚拟资产ETF管理人需具备良好的监管合规记录,至少有一名具备虚拟资产及相关产品管理经验的称职员工,持有升级的九号牌,且ETF在基金层面不允许加杠杆。

香港金融监管框架的特点与优势

香港金融行业以其强大的监管框架、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对外投资的开放性著称。这一特点在加密行业也逐渐显现,监管政策日益清晰,监管框架逐步完善。

内地金融企业若想在香港开拓市场并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应在申请金融牌照的基础上,尽快熟悉香港数字资产活动环境,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参与金融科技生态建设。👉 获取最新市场准入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前景

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经济发展将对整个区域产生辐射效应。内地企业通过香港平台不仅可以接触国际市场,还能借鉴先进经验反哺内地业务发展。

随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香港有望成为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枢纽,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常见问题

香港虚拟资产管理牌照申请条件有哪些?
申请机构需满足资本要求、人员资质和合规记录等多重要求。具体要求包括维持一定规模的缴足股本,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并符合监管机构的合规标准。

内地企业如何适应香港数字资产监管环境?
企业应深入研究香港相关法规政策,聘请本地合规专家,参与行业交流活动,逐步建立符合要求的运营体系和管理制度。

香港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有哪些支持措施?
香港政府推出了数码转型支持计划、数码企业身份平台等多类措施,从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到生态培育等方面全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虚拟资产ETF与传统ETF有何不同?
虚拟资产ETF跟踪数字资产表现,在托管、估值和风险管理方面有特殊要求。目前香港要求这类产品在基金层面不得加杠杆,管理人需具备相关经验。

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桥梁作用,为内地企业提供对接国际市场的平台,同时引进先进经验和技术。